三百八十七、谁敢横刀立马!_娘子,请息怒
笔趣阁 > 娘子,请息怒 > 三百八十七、谁敢横刀立马!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三百八十七、谁敢横刀立马!

  第388章谁敢横刀立马!

  宣庆二年,正月初一。

  天降大雾,十步外一片混沌。

  当日,从北岸河间府强征来的三千民夫抵达阜城,不及歇脚,便化作数十支队伍,被金军驱赶着前往各村拆房扒屋,收集可用作制造攻城器械的木材。

  但仅仅一上午时间,金军便出现了数百人的死伤。

  郭安部所属一支百人队伍,更是在阜城东十里的北湾村诡异消失直到下午时,才有逃回民夫磕磕巴巴道,雾里有鬼

  过河数日来,金军早已发现方圆数十里内的村庄没有任何活物。

  走在乡野间,除了本方脚步声和呼啸风声,没有任何动静,恍如死寂鬼域。

  今日又出了整整一队弟兄离奇消失的事,再结合腊月二十九当日,发生在界河上骇人异象,一时间人心惶惶。

  金军副将完颜斜保不信邪,当即请命,欲率一千精锐金军去北湾村左近搜索。

  完颜宗弼能纵横天下二十余年,自然不是莽夫,阻下了斜宝。

  他这次判断极其准确.消失的那队渤人金军,早已命丧北湾村。

  因北湾村地道最为完善、发达,统领城外民壮的张五栾在此处布置了重兵,将金军诱进村子后,凭借地利、手弩,没废什么劲就将这伙人伏杀在村内。

  张五栾猜测,金军折损了整整一队百人,必定会前来报复,特意联络了在外围游弋的姚旅帅所部马军。

  当日,长子藏在村外大雾中,只待金军前来,便要杀对方一个措手不及。

  毕竟,十步外不能视物的浓雾对金军是极大障碍,但对熟悉本地地形的淮北马军,却可凭借雾气保护,发起突然一击后迅速脱离战场。

  可惜,宗弼阻止了完颜斜保,长子、周良在村外埋伏至黄昏时分,不见金人前来,只得无奈暂退。

  他们这边没捞到仗打,但风平浪静的沧州城内,小辛坐不住了。

  自打十几年前无奈南迁,小辛便立下伟志,誓要将金虏逐出中原,为汉家王朝重还神州。

  只不过,以前这个目标遥遥无期,小辛已做好了为之奋斗一辈子的准备。

  直到阜昌九年,在颍上县范家庄陷入危局之时,遇到了那个只比他大几个月的年轻将军,这个目标才陡然间变得清晰起来。

  而如今,金国就在二十余里外的界河北岸,在得知宗弼主力已被牢牢吸引于阜城城下时,他再按捺不住。

  初一酉时,时近黄昏。

  在城头站了一天后,小辛来到沧州府衙,面见陈英朗。

  去年十一月,沧州府自知府洪授业以下,一十三名官员被问罪押解进京,短时间来不及重新任命官员,此时公务暂由陈英朗、陆元恪等人处理。

  沧州府各方势力复杂,有来自淮北的小辛第八团,有武和、武肃两支缺了军官的旧厢军,还有以牢城营为骨干力量的潘雄一千多人。

  陈英朗或许是担心自己年轻、缺乏为官履历,各方不服,便再不掩饰与阿瑜的关系,甚至还有意无意间透露了朱春、郭林是楚王弟子的事实。

  有时候,个人能力远不如姻亲关系更能服众。

  果然,在得知他的堂妹乃楚王侧妃之后,各级中下官员,包括潘雄都对陈英朗恭敬有加,甚至到了唯命是从的地步。

  如今,在沧州城内说话分量最重的,便是他和小辛。

  小辛为示尊重,在行动前特意知会了陈英朗。

  “今夜过河?会不会有些早了?”

  小辛的任务本就侧重趁机渡河袭扰金军后方,但当时的初步约定,却是等待阜城那边取得一定战果之后再行动,而眼下局势未明,陈英朗不免担心。

  “陈兄,上月会议中,楚王一再嘱咐我等可临机决断,如今正值大雾,正是天赐之机!”

  小辛很笃定!

  底气却也和陈初有关,当时陈初曾亲口说过,金军入境后,各地联络必然不便,若遇战机,可自行决断是战是退

  这样的命令,给了各地将士极大的自主权。

  有了自主权,便有了发挥各级军官主观能动性的机会,当然了,前提是每人都清晰的知晓此战目的。

  就比如眼下,沧州虽远离战场,但小辛此举若成,定然可以减轻阜城方面的压力。

  陈英朗也明白这一点,稍稍思忖后,道:“军事一途,辛兄自然比我精熟。但孤军入境,十分凶险.”

  “哈哈。”小辛爽朗一笑,却道:“自古兵家之事,哪有万全的稳妥之策?愚兄以为,此时战局微妙,需用险一试,些许风险,也是值得。”

  见他意志坚决,陈英朗便也下了决心,“那好吧!楚王常言,稼轩有元帅之才。辛兄便放开手脚一试,兴许能为当下局势打开局面!”

  得了陈英朗同意后,雷厉风行的小辛当晚便从第八团中抽调一千精锐、佐以潘雄五百精英,再将武和、武肃两军战马收拢过来,组成五百马军、一千骑马步军,于当夜子时过河。

  原飞虎军改编而来的第八团,主要由辛、范两家子弟及其庄丁组成。

  将士之中,兄弟、叔侄众多,凝聚力非凡。

  数年来,小辛从陈初那里讨来了不少淮北老卒担任中下基层军官,操练之法完全照办淮北。

  且粮饷军械全由淮北供应,无后勤之忧,可以一心扑在操练上,陈初甚少干预。

  有此上官,小辛倍感幸福却也在吃了多年军粮后,极力想要证明第八团并非是一帮只会吃干饭的摆设。

  小辛知道,自己的第八团很强悍!

  但外界却不知这支脱胎于民团、名不见经传的队伍

  他等这次机会,很久了。

  不过,小辛虽表面和顺,似乎和谁都能称兄道弟,实则心气极高,能入他眼的人不多。

  那满身江湖气的潘雄,更非小辛所喜的性子,但前者交游广泛,不但熟知金国河间府地理形势,且有许多道上兄弟,就在金国黑道讨生活。

  所以,小辛果断摒弃了个人喜恶,主动带上了潘雄。

  潘雄正求立功之机,自是欣然应命。

  郎有情妾有意,仅一晚,两人便混的宛如失散多年的兄弟一般

  正月初二,经过一夜急行后,小辛所部进抵河间府束城镇东十里,在此会见了潘雄联络的北地‘英豪’。

  所谓英豪,三教九流,其中甚至有河间小吏、差役。

  正值用人之际,小辛面上没露出任何嫌弃神色,一番恭维、许诺后,让潘雄带数十人着便装,随河间府狱卒戴枋先行潜入府城。

  双方暂别,小辛率军在束城外潜伏至夜深。

  束城名为城,实则为镇,仅有三什军士驻守。

  夜子时,小辛率两连人马攻入镇内,三什军士根本无力抵抗,不足百息便结束了战斗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765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765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